文/三宝
惊闻陈奋武先生离世的噩耗,悲痛之情难以言表。追忆往昔与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一幅幅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人泪湿眼眶。奋武先生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艺术成就与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缅怀与敬仰。
陈奋武先生在艺术领域造诣深厚,成果斐然。
早在1992年部队期间,便碰到了来部队参加慰问的奋武先生。及至退役,因为对艺术的喜爱,更是常常和先生在一起。1997年,奋武先生参加由我组织的首届知名书画家保龄球联谊赛暨民盟福建省直书画支部成立。此后多年间,他多次参加由我组织的书画家笔会或为合作作品题词,众望所归,认真细致。
2004 年,他投身于由我策划的中国书画万里行长卷创作,用手中的笔为这一宏大的艺术工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他的每一处笔墨,都凝聚着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功底和创新精神。在创作过程中,他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力求每一笔都能展现出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
2007 年,我筹备编撰《中华陈氏》,由中共福建省委原书记陈明义题写刊名,奋武先生为《中华陈氏》创刊题词,并积极参与首届中华陈氏书画名家作品展。他的题词,不仅是对刊物创刊的祝贺,更是对陈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殷切期望。在作品展中,他的作品与众多名家之作交相辉映,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他以书画为媒介,搭建起了陈氏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领略到了陈氏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后,在 2008 年,他多次参加陈氏宗亲会并题词,通过艺术的形式,增强了宗亲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陈氏家族的团结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陈奋武先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样令人动容。他为老家漳平拱桥莲花园题词,寥寥数语,却饱含着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和对家乡发展的美好祝愿。这题词,不仅成为了莲花园的文化标识,更激发了家乡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助力,让更多人了解并走进漳平拱桥,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2012年,福建文艺名家推广工程项目“陈奋武翰墨”书法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为此他专门发来亲笔书写的请柬。我专门飞往北京祝贺展览举办。中央省市领导济济一堂,他的巨幅作品《福建精神》、《武夷棹歌》、十二屏条《春江花月夜》,一幅幅作品结合时代审美需求,充满着对时代的讴歌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隶书、篆书、草书、行书,条幅、横幅、屏条,50余件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陈奋武先生广博的艺术视角和高尚的审美境界。
2014 年,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成立。陈奋武先生受邀担任跨界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积极投身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艺术经验和见解,耐心地指导年轻艺术家,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他深知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始终以培养艺术人才为己任。他的谆谆教诲,让无数年轻艺术家受益匪浅,为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参与的公益活动,也让艺术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提升了大众的艺术素养,传递了艺术的温暖与力量。
他位于湖前的家里和省画院的办公室、省文联的办公室,留下了难忘的点点滴滴。回首与奋武先生相识相知的30年,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都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他待人谦和、真诚,无论面对谁,都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在艺术创作上,他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艺术境界。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艺术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如今,陈奋武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艺术作品将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他的高尚品格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传承他的艺术精神,将他未竟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陈奋武先生,您一路走好!愿您在天堂安息,那里一定充满了艺术的芬芳与美好。
(三宝,原名陈文荣,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创会会长、福建省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名家书画报》主编,《中国闽商》《闽商领军人物》主编。)